各相关学院:
中国研究生操作系统开源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是面向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全国性、公益性开源创新赛,大赛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夯实基础软件生态和人才培养为目标,围绕操作系统关键技术和生态建设,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着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端人才,为操作系统生态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大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2025年第二届中国研究生操作系统开源创新大赛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承办。现将本届大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题与赛道
本大赛围绕操作系统设置系统创新、应用创新和研究创新三个赛道,每个赛道下设多个赛题。各赛题会发布明确的任务,参赛队伍需按要求完成相关任务并提交相应作品。
(一)系统创新赛道
本赛道主要聚焦操作系统的系统级技术研发,包括操作系统核心功能开发、缺陷修复、第三方库开发、体系结构适配等。
(二)应用创新赛道
本赛道主要聚焦操作系统之上的应用创新,包括与行业领域结合的应用开发、第三方应用的移植、行业解决方案、开发工具等。
(三)研究创新赛道
本赛道主要聚焦操作系统项目的前沿技术创新,包括应用优化、容错设计、量化分析、开源生态建设等。
各赛题详细信息见附件1以及官网后续补充发布的相关文件。
二、赛程安排
(一)报名时间
参赛队伍报名时间:2025年5月1日至7月18日17:00
培养单位报名资格审核截止时间:2025年7月18日17:00
作品提交时间:2025年5月20日至7月20日17:00
(二)初赛时间
专家评审时间:2025年7月下旬
(三)决赛时间
决赛通知及名单公布:2025年7月底
决赛将于2025年8月下旬在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进行。具体安排将于大赛官网另行通知。
三、报名及作品提交
(一)参赛资格
凡具有正式学籍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均可报名参赛,报名须保证个人信息准确有效。
每支参赛队伍由不多于3名学生和1名指导教师组成;参赛学生一般应为正式注册的在读研究生(含全日制及非全日制硕士生、博士生)、本研贯通培养的学生、已取得读研资格(以研究生所在学校为参赛单位)的本科生、在读本科生。参赛队伍中若有本科生参加,须由研究生作为队长注册。每位参赛者当届大赛最多只能参与一个赛题。同一教师可指导多支参赛队伍,各高校参赛队数不限。
每支队伍需指定一名队长,赛队成员以参赛贡献大小为序。队长需由在读研究生担任,作品第一作者(队长)所在培养单位为该队伍的参赛单位。
(二)报名方式 参赛选手通过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官方网站(https://cpipc.acge.org.cn/)上注册、完善报名信息、组队。根据大赛组织流程,报名后组委会将对报名信息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将提供对应作品提交链接,方可进行作品提交。
(三)作品提交
参赛选手须通过大赛协同开发官方作品提交网站GitLink(https://www.gitlink.org.cn/)提交作品。在报名审核通过后,可以通过作品提交链接进入作品提交网站上对应赛题的项目,参赛队伍需要首先复刻(fork)该项目,然后在复刻的项目中添加参赛队员,合作完成作品开发即可。在大赛规定的作品项目提交时间截止后,指导教师、参赛队员和项目内容不能进行调整或更改。
四、评审方式
1.初赛评审
参赛学生在大赛报名官方网站注册报名后,通过GitLink网站提交参赛作品。在初赛截止后,大赛组委会将组织评审专家进行评审,每个作品由不少于3名专家进行独立评审,并最终确定进入决赛的作品。进入决赛的作品将在大赛官网和官方微信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公示期间接受社会监督及举报。举报须实名并提供可信证明材料,否则将不予认定。接举报后组委会将及时进行核查,若核实被举报作品确有抄袭、侵权或其他不当行为,将取消进入决赛资格。
2.决赛评审
决赛为线下赛,采用答辩报告、现场演示、回答专家提问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进入决赛的参赛选手将汇集到决赛现场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现场演示和讲解,并且回答大赛评审委员会的提问。大赛评审委员会将根据参赛作品的汇报材料,参赛团队的现场答辩和路演情况对进入决赛的作品进行评比和打分。
3.评审标准
本大赛不同赛道关注点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进行评审时的评审规则也有不同侧重点。具体各赛道评审规则如下:
(一)系统创新赛道
本赛道重点围绕项目代码、开发过程数据、技术报告等几个方面对作品进行评审,现场答辩还将进一步考察报告情况及问题回答情况等。
(1)项目代码:主要从代码功能实现度、代码实现正确性与性能、代码质量与风格等方面进行评审;
(2)开发过程:主要从代码提交情况、团队协作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查;
(3)技术报告:对参赛作品技术报告包括作品链接、设计方案、实现方案、运行效果/测试结果、演示视频、特色创新等内容进行评审。
(二)应用创新赛道
本赛道重点围绕项目难度、项目完成度、项目创新性、开发过程、技术报告等几个方面对作品进行评审,现场答辩还将进一步考察报告情况及问题回答情况等。
(1)项目难度:主要从创新应用的整体技术挑战难度方面进行评审;
(2)项目完成度:主要从代码功能实现度、代码实现正确性与性能、代码质量与风格等方面进行评审;
(3)项目创新性:主要从项目本身的应用创新或者具体实现的技术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评审;
(4)开发过程:主要从代码提交情况、团队协作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查;
(5)技术报告:对参赛作品技术报告包括作品链接、设计方案、实现方案、运行效果/测试结果、演示视频、特色创新等内容进行评审。
(三)研究创新赛道
本赛道重点围绕作品的创新性、实用性、可读性、准确性四个维度对作品进行评审,现场答辩还将进一步考察报告情况及问题回答情况等。
(1)创新性:作品是否有对系统核心机制、人机交互、容灾容错、漏洞防护等方面的独到理解、认识和创新;
(2)实用性:作品对操作系统技术创新、应用研发、生态建设等是否有实用价值和社区影响力;
(3)可读性:作品相关代码文档是否齐备,是否具有良好的可读性;
(4)准确性:作品内容是否完整、准确。
五、其他
1.本赛事学校认定赛事级别为Ⅰ乙,请各相关学院积极动员宣传、安排专人负责、组织培训,做好赛事辅导。
2.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的竞赛成果已纳入《苏州科技大学研究生申请学位创新成果基本要求的规定》,将作为研究生申请学位的成果之一。
3.大赛具体组织实施需配合教育部和属地政府部门要求执行,赛事安排不排除变化的可能。如有调整,将及时在大赛官网(https://cpipc.acge.org.cn/)通知。决赛期间,参赛队伍及指导教师交通、住宿等费用需自理。决赛具体安排将于大赛官网另行通知。
4.大赛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
附件:第二届中国研究生操作系统开源创新大赛赛题
研究生院
2025年5月16日